这一年你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

来源:重庆晨报  浏览:695次 时间:2017-12-15  

2017年即将进入尾声,在这一年,市民拥有了自己的首套房、多套房;并购重组高潮迭起,大房企纷纷取得亮眼的业绩;产品主义上升到新阶段,大平层、新中式别墅等改善类产品崛起;“三无人员征税”、两年限售等调控政策,引导市场良性发展……这一年,对重庆房地产市场意义非凡。

非凡的2017年,重庆地产涌现了不少新的关键词,让我们一一盘点。

卖方市场

自去年下半年大拨外地投资客涌入重庆,重庆楼市日交易量大幅上升,本地置业需求被激发,重庆楼市迎来成交爆发期。

直到4月份春交会,南坪会展中心一改往年的小蜜蜂、渠道当道,更多的是有买房意向的潜在购买者。然而,即便是龙湖、万科、融创、恒大、金科、香港置地、鲁能、协信、华宇等知名房企无一缺席春交会,但有大量房源可推出的楼盘也不多,部分展位挤得水泄不通,已不需要开发商大声吆喝。因此,有人认为,重庆房地产阶段性进入卖方市场,甚至个人主导的二手房出现一天一价。

全款闷开

“全款往里走,按揭不要堵门口,公积金的把小黄车挪走。”7月,成都某楼盘只接受全款买房的行为迅速传递到重庆。

大竹林一楼盘高层办卡现场,购房者依次排队将售房部围了几圈,全然接受全款优先,不办理公积金。与此同时,九曲河一楼盘半夜通知选房,一市民选定房源后才发现自己承受不起8000多元的月供,啼笑皆非。九龙坡一楼盘,购房者半夜排队拿号,价格逼近2万。

“房住不炒”

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。”意思是房地产第一功能是使用功能,对GDP和税金的作用要建立在使用基础上。在“房住不炒”指导下,与之相配的政策陆续出台。

重庆在年初接连发布了“规范预售房抵押”、“三无人员的征税”、“加强预售方案管理”等政策通知,严防炒房,严控房价。9月23日起,新购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2年才能交易。与此相应的是,金融调控加码,信贷收紧,自5月重庆多家银行取消利率折扣后;下半年,非本地居民和多套房购房者,多数银行拒绝贷款,首套房、二套房利率分别上浮10%—20%。

年底,中央提出要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”,催生更多房企加快布局长租公寓、政府合作建廉租房的脚步。通过各项举措,落实“房住不炒”。从3月份开始到11月底,已有超百城发布150余次楼市调控政策。

土地竞自持比例

8月,礼嘉组团挂出的5宗出让地块和龙溪绸厂地块,在购买须知里面有几乎同样的限定条件,即“竞买人有2家及以上,采用‘拍卖+竞自持租赁房屋比例’方式”,这是继“拍卖+评标”后重庆土地市场再出的新政策。规定进入拍卖阶段后,溢价达到50%后,就必须现房销售;溢价达到100%以后,就停止竞价,开始竞自持面积和年限。

新的土地政策,有效地抑制了地价飙升,也诞生了像金地弹子石项目这样的现房销售项目。

之所以在土拍过程中出现以上新规,部分源于在重庆房地产市场逐渐向好、房企并购加剧的形式下,新面孔房企奔向重庆如新城控股、全国大型房企及本土房企积极加仓,一时间土地市场高热难退。2017年1—11月,重庆房企拿地金额超过30亿的达14家。

价格倒挂

在各项政策叠加之下,“限预售”也成为公开的秘密。进入下半年,调控没有丝毫放松,新房、二手房价格明显倒挂,当照母山金科时代中心清水二手房建面单价约13500元/平方米时,同区域的北大资源博雅新房套内单价约13000元/平方米。其他区域大多如此。

据铭腾机构的统计,1—4月重庆商铺每月成交建面均价在15000元/平方米上下浮动,4月最后一周,重庆住宅均价为套内9023元/平方米。以往,重庆商业的价格是住宅的2—3倍,今年如果算上写字楼和公寓,再加上开发商趁势加大折扣卖商业,商业的均价会低于住宅。

大平层、新中式

2017年是被重庆地产界看作“产品主义”回归的一年。在这一年,保利天字系、旭辉铂悦系、华宇御璟系、华润九里系,各大房企旗下的最高端产品在重庆落地,精工、景观、社区、人文,成为宣传的落脚点,而不是价格。

在“产品主义”的熏陶下,代表居住舒适度、交通便利性、审美回归的大平层和新中式风格,在今年强势崛起。

遍地开花

一路向北的号角吹响了十几年,照母山开发进入尾声,礼嘉、蔡家、中央公园时代开启。与此同时,巴南、大渡口等区域也进入大众视野。2017上半年,巴南GDP增速主城第一,截至11月23日,商品房以36403套的成交量仅次于两江新区,目前已有万达、中国铁建、协信、旭辉、碧桂园、华远、华润置地、汇景实业等房企进入开发。

从2017上半年土地成交金额TOP10来看,仅悦来、中央公园两块地位于北区,其他分布在南岸、巴南、大渡口、九龙坡、沙坪坝区域。

冲刺200亿

2011年,龙湖重庆销售业绩首次破百亿,重庆楼市发展走入新篇章。2017年,重庆楼市或迎来另一个重大节点:迈入200亿门槛。

据铭腾统计数据,2017年1—11月,重庆房企销售业绩前三分别是融创、龙湖、恒大,其中融创成交金额已逾180亿,龙湖近160亿,恒大155亿。三大房企的开发规模也位列重庆前三家。其中融创22个,待开发体量约800万方;龙湖21个,待开发体量550万方;恒大19个项目,待开发体量600万方。

可见,新形势下,规模扩张仍是房企的必走之路。

大鱼之间的博弈

2017年上半年,万科、保利、融创、蓝光、中建信和、新鸥鹏六家房企,开启了并购的扩张方式。

重庆融创以总价21亿收购华城富丽60%股权及相关债权,涉及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项目。万科以41.33亿收购瑞房重庆天地部分项目79.2%权益。中建信和收购巴南区公路公司名下两宗土地,共44万方。新鸥鹏集团和美全置业举行了资产重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,获得美全置业在江北、南岸的两个项目。融创收购万达酒店项目,万达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%股权转让给融创。

收并购还在继续。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,大鱼吃大鱼,万科与瑞安、融创与万达,进入到了收并购的新阶段。

“后悔药”

2017年1月1日之前卖掉房子的,这12个月来,有人一直在后悔:卖早了!

2017年1月1日之前没有买房子的,这12个月来,有人一直在后悔:没早买!

2017年12月31日之前没卖房子的,到明年这个时候,或许有人会心焦:没早卖!

卖早了,没早卖,没早买。

在这一年里,很多没生病的人也想吃一种药:后悔药。

风云变幻的市场,你得看准了。读懂今年,静观明年